樊锦诗,现任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研究馆员,《敦煌研究》期刊主编,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工作者、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改革先锋、“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等,被誉为“敦煌的女儿”。
樊锦诗,生于1938年,祖籍浙江杭州。现任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研究馆员,《敦煌研究》期刊主编,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长期从事石窟考古、石窟保护与管理等方面的研究,为敦煌的保护、研究、弘扬事业奉献了一生的心血和精力,极大地提高了敦煌石窟科学保护和管理的现代化水平。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工作者、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改革先锋、“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等,被誉为“敦煌的女儿”。
“我和敦煌有割不掉的缘分,我这一生注定属于敦煌。”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时常这样描述自己。
小时候,自从在课本上读到一篇关于敦煌莫高窟的课文,樊锦诗就开始向往敦煌。1962年,樊锦诗大学毕业实习第一次来到敦煌莫高窟。带着少时的梦想,樊锦诗满怀期待,但下了车,樊锦诗惊呆了,“那时的莫高窟,工作生活条件非常艰苦,戈壁沙漠,环境闭塞,物资匮乏,但一走进洞窟,这些就都不重要了。”樊锦诗回忆说,“在莫高窟,一个洞窟一个洞窟看过去,我完全沉浸在衣袂飘举、光影交错的壁画和彩塑艺术中。”
1963年,樊锦诗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后毅然选择来到敦煌文物研究所(敦煌研究院前身)工作,这一来就是一辈子。
住土屋,睡土炕,用土桌,坐土凳,喝咸水,吃粗面……留在敦煌莫高窟,艰苦的生活环境需要克服,本就体弱的樊锦诗,咬牙坚持了下来。条件虽差,但只要进入洞窟,站在气势磅礴、富丽堂皇的敦煌艺术面前,樊锦诗就会全身心沉浸其中,甘心情愿、想方设法、不遗余力地去保护和传承伟大的敦煌文化艺术。
为使敦煌壁画、彩塑信息永久保存、永续利用,樊锦诗抓住计算机技术带来的变革,“壁画这个文物不可再生,也不能永生,但是‘数字化’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他们的原貌。”樊锦诗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构想——要为每一个洞窟、每一幅壁画、每一尊彩塑建立数字档案,利用数字技术让莫高窟“容颜永驻”。在她的倡导下,敦煌研究院在中国文化遗产地中率先开展游客承载量研究,建成了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实行“总量控制、网上预约、数字展示、实地看窟”的莫高窟旅游开放新模式,实现了文物保护和旅游开放的双赢。游客可以先观看数字电影,了解莫高窟的前世今生,再前往洞窟领略千年前古人留下的慧心妙笔。将敦煌文物“永久保存,永久利用”是樊锦诗给“数字敦煌”的定位。而在这项巨大工程最终落地时,樊锦诗已经78岁。
有人曾问樊锦诗,人生的幸福在哪里?樊锦诗回答道,“我觉得就在人的本性要求他所做的事情里。真正的幸福,就是在心灵召唤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我。从大漠中的无人区到世界瞩目的研究院,几代莫高窟人为保护、研究和弘扬敦煌石窟文化艺术,付出了青春和毕生的精力。对我来说,来到这个世界上,该做的事做了、该出的力出了,没有愧对祖先和前辈交给自己的事业,这就是最大的幸福。”
劳累奔波半个多世纪,樊锦诗用尽一生守望着莫高窟。在她瘦弱的身躯里,包裹着一颗倔强的心。“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樊锦诗用一生的痴守,诠释了她这一代人为国家担负的使命,也诠释了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应有的精气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