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5日上午,幼儿教育学院在常宁宫园林酒店会议中心成功召开“专业建设与发展专家论证会”。会议围绕学前教育专业与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设计展开深入研讨,特邀国内学前教育领域多位知名专家莅临指导。学校教务处处长崔洁教授主持会议,幼儿教育学院全体教师参会。
图1. 专业建设与发展专家论证会会场 |
专家齐聚,共话发展。本次论证会特邀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的学前教育领域权威专家,包括: 浙江师范大学国际儿童研究院院长、博导秦金亮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导杜继刚、浙江师范大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教授、博导朱宗顺、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博导魏勇刚教授、浙江师范大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副院长赵一仑教授、浙江师范大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甘剑梅副教授等。专家团队专家团队学术背景深厚、实践经验丰富,为我院专业建设提供了高水平、前瞻性的指导。
会议伊始,幼儿教育学院院长范铭就学院专业发展历程、现有成果及未来规划进行了系统汇报。随后,甄丽娜教授与刘洁老师分别就学前教育专业及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设计思路进行了详细阐述,为专家评议奠定了扎实基础。
专家把脉,精准指导。针对学前教育专业,秦金亮教授指出,人才培养方案应兼顾“理想属性”与“落地属性”,强调教学大纲动态调整、课程整合与效能提升,推动“基础课程+核心课程+微专业”结构化改革与动态更新,并优化卓越班实践环节,平衡学生考研与就业需求。赵一仑教授建议进一步明确“卓越教师”培养路径,强化艺术素养、家园共育与人工智能等通识能力培养。朱宗顺教授强调应落实OBE理念,清晰区分普通本科与卓越班的培养差异,增强课程矩阵逻辑性与支撑度。杜继刚教授呼吁高度重视艺术类课程的育人功能,加强学生审美素养与终身发展能力培育。魏勇刚教授则从国标、校规、行业共识、校本特色等四个维度出发,建议增强专业定位的前瞻性与灵活性。
关于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专家普遍认为应突出“0-3岁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双特色,避免与学前教育专业同质化。甘剑梅副教授提出应明确“健康管理”的内涵与外延,强化教育工作者在婴幼儿照护中的专业角色。朱宗顺教授建议聚焦“核心场域”,如托育机构、健康管理机构等,增强课程场景性与实践性。魏勇刚教授强调注意逻辑自洽,每项课程设置都须具备明确的学理与实践支撑。
崔洁处长在总结中指出,本次论证会不仅是一次深入学术交流,更是一次对专业建设的方向校准和质量提升。学校、学院将认真梳理、吸收专家意见,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突出应用型、特色化和前瞻性,推动学前教育与婴幼儿发展专业迈向更高水平。